為父親買下這塊地,以為是夢幻農場的序幕,無奈卻是噩夢的開始。
2016 為愛返鄉
因父親當時罹患阿茲海默症(失智症),攝護腺癌癌末轉移骨癌,又被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纏身,母親照料壓力過大,出現突發性耳聾,才驚覺情況不對,「一定得回去了!」
這次買了單程機票,毅然放棄在中國二十多年打下的事業,迎接新身分:全職看護。
神秘地主
醫生建議可讓父親從事園藝治療可減緩失智症風險,開始四處找農地,那時對農地的概念就是綠油油的稻田,無多加思慮就買了這塊1.5公頃農牧地,但地主神神秘秘,直到簽約後才同意場勘,成交後才發現地面上有11座豬舍、滿山的廢棄物,以及大量陳年廚餘堆置,也是毒品交易暗角,儼然是一個「土庫毒瘤」。
註銷千萬執照
這塊地緊鄰國小母校,不捨小小學弟妹上學的隔壁是犯罪溫床,因此心一橫!跑去雲林縣政府註銷了稀缺且市場行情上看千萬的養豬執照,也決心好好務農,拒絕了其他公司加價百萬購回有執照的此地,鄰居們不可置信,背地笑他是「台北來的傻子」,陳盈豪卻堅信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愛!
整地噩夢
每天親自手動整理,抽除了150公噸的餿水、徒手剪了6公噸的醬油空瓶,考量到被汙染的酸化土壤無法種植擴根型植物,再花費5千萬整理場域:購置乾淨土壤、重新挖地兩公尺填土整地,以及老農舍修繕,遠比買地價格還高。就這樣一年過去了,原本看笑話的居民們,開始相信這個漂泊回來的廟口孩子真的有心要改變這個地方。
學習務農
有了農地,卻不會務農,在虎尾科技大學的農民大學,以及雲林科技大學有機專班了解到「可可」不只對失智症、心血管疾病有幫助,同時也是可以促進水土保持的節水作物,對於這個高鐵沿線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土庫,走向凋零的衰老鄉鎮,陳盈豪看在眼裡,充滿不捨,或許「種植可可」就是改變的開始。
2019 地方創生
起風了,先行者最清楚。
「土庫驛可可莊園創生計畫」順勢誕生,目前已自主投入台幣兩億多,以堅持「做巧克力給爸爸吃」的初心,推動可可食農教育,成為全台第一座可可創生莊園。